退伍军人不褪色,应急救援显身手—记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王凯龙








图片

7月29日,正在西安旅游的我校数字文旅学院旅游管理2022级1班学生王凯龙看到各大媒体有关京津冀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报道,心急如焚,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他投身到灾区救援行动中去。他深深地觉得个人的能力有限,自己贸然前往只会拖后腿,正在他为如何加入专业队伍去灾区发愁的时候,国际交流学院的秦子童同学刚好打来电话询问他是否想支援灾区一线,正在着急的王凯龙就连声答应,立即终止旅游,购买29日的机票返回上海,参加了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为期3天的激流救援培训、考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经过严格考核和认真准备后,一支平均年龄在25岁的15人的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就这样组建完成。灾情就是命令,8月3日19时他们筹集了3台越野车、1台厢式货车,携带了3部AED、4艘冲锋舟、救生衣救生圈和其它救援物资,随队从上海出发,奔赴河北涿州灾区执行救援任务。8月4日13时左右抵达涿州,大家来不及休整,便在张磊队长的统一指挥下展开灾区救援,承担着向受灾地区运送饮用水、食物、急需药物的重任。

图片

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前往重灾区的“孤岛”:码头镇码头村运送矿泉水和食物。在他们通过被水淹没的村庄进去的时候,这个村庄已经断水断电断粮5天,部分村民已经处于快脱水的状态。当他们把物资送到失联5天的村里时,村民们热泪盈眶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村里一位阿姨,因为有90多岁的老人,当时没有撤离,而老人能吃的食物早已没有。他们临走时,阿姨问他们能不能帮她稍带一些老人能吃的食物,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以最快速度送过来。后来到达物资点,队长张磊专门申请了面包和牛奶,派专车专人送达。

图片

8月4日下午,去一个村庄搜救被困人员,村庄整体已经被淹,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只能使用冲锋舟进入救援,他们三人一小组,出动了三艘冲锋舟进行搜救,进入村庄听到呼救后,他们立即确定方位并前往救援。到达后,有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妈妈被困,他们三人即刻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了救援计划,一人控制冲锋舟,一人接应,一人前往屋内救援。王凯龙前往屋内救援人员,进入房间后屋内环境及其差还有一阵阵的腐臭味,小男孩和妈妈蜷缩在角落,哭着说“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你们来救我们!”王凯龙先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同时给他们穿戴救生衣,顺利将他们带上冲锋舟返回安全区域进行安置。救援完成后,被救小男孩将他一直带在身边的水枪作为礼物送给了王凯龙。这把水枪意义重大,王凯龙表示一定会好好把它珍藏起来。

正在他们救援返回的途中,得知莲池村的青壮年由于他们一直在转运物资,帮助救人,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尤其是四肢出现大面积红斑和红色水泡,急需治疗皮肤病的消炎药和消毒剂。已经连续奋战10小时的他们到达驻地来不及休息就根据队长的指示,将随队的所有药品全部整理后迅速送到莲池村村民手中。看着村里人腿上、胳膊上的水泡,他们利用刚刚培训过的方法为村民消毒、涂抹伤口,此刻觉得所有的累的都值得。

图片
图片
图片

8月5日下午16时,他们刚刚从码头村返回正在吃午饭,队里接到一家三甲医院转移急需药品的求助。

这所医院的院长已经在医院里面接收安置了近2000名灾民,医院中的病患急需药品,而医院的药品仓库在洪水中无法取出,常使用消防车三次进入,也因为水位太高而失败。车开到门口的时候,大家的心里是没有底的。队长张磊也一直在根据经验在判断,但是一想到,里面有病人急需的药品,大家还是决定‘冲’一把!从下午4点开始进入,到晚上10点完成任务,在这6个多小时里,他们经历了一次体力和精神上的极限考验: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一会儿抬冲锋舟一会儿坐冲锋舟……在无数次的交替中,虽然队员们已经筋疲力尽,但当我们取到药品送达医生手中那一刹那,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4-7日,他们一直在重灾区一线和物资发放点之间奔波。先后参与了码头村、莲池村、其中口镇等地的物资运输任务。为灾区百姓送去救命用的饮用水200余箱、方便面近500箱、价值20万元的药品和消毒液。

7日傍晚,他们兵分两路从涿州撤离,搭乘高铁的队员已于昨夜11:18分到达虹桥火车站。本该好好休息的队员们却没有丝毫懈怠,今天早上6点便起床马不停蹄地做起了新一轮的工作。

回想这次涿州救援,王凯龙感触最深的是:涿州市民的热情!救援期间,我们回到驻地后是不敢出门的,因为只要我们穿着救援服出门,总有热心市民不断的进行“投喂”,无论是饭菜,还是零食、矿泉水、水果,只要他们家里面有的,就会源源不断送给我们。即使我们带着是使命去的,但是在整个的救援期间着实令人感动万分。

图片
图片


虽然救援工作充满挑战,但每当你成功救助一位被困群众、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安抚时,便会感受到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看到他们获得救助和重建希望的眼神,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在灾区,遇到了许多志愿者、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为救援工作付出努力。这些人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深感受到灾难无情,人有情这句话。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始终牢记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

图片


来源 | 王凯龙 

初审 | 前白

终审 | 秦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