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学院顺利召开新教师座谈会
为了更好地倾听新教师心声、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9月15日下午,数字文旅学院在崇明校区图文信息中心308研讨室开展了新进教师座谈会。参会人员有数字文旅学院院长潘皓波、党总支部书记秦禹权、副院长刘灵傲、骨干教师及新进教师们,座谈会由秦禹权书记主持。
会上,秦禹权书记首先表明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是:希望新教师能够畅所欲言,与学院的骨干教师面对面的沟通,学习与弘扬师德师风教育,保持敬业乐教、关爱学生的职业热忱。同时表明新教师要站稳讲台,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及学院也会给新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及人文关怀。
新进教师围绕“职业初心、体验、心得”逐一发言。宋杰老师表明,期初有些惴惴不安,课后五味杂陈,反思如何“对付”顽皮学生,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用专业知识打动学生,提高参与度;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利用学生心理进行教学调整;不断完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探索,修改PPT及相关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需完善自身,增强团队协作。陈曦老师讲到,针对学生旷课用拍照的方法进行督促;另外,陈老师指出学生专注度不够,与期末考试及分数相关的内容才会听;教师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学生上课情况等问题。吴彤老师建议提前到教室进行设备测试,如有问题,及时上报学院联系专业人员进行问题解决。王雨璇老师表明学生过多地将学习重点关注放在期末成绩及补考,平时课上要多灌输学习目的及意义。边策老师分享要运用不同的课程方式进行探索,加强沟通交流,增加认知与课堂活跃度。针对全英和双语课程,王宇婷老师积极寻找了很多国外的类似课程的教学方案和视频,取其精华融合到自己的课堂上;针对大一新生会出现的问题也会与有授课经验的老师沟通,提前做好准备。
针对新进教师的心得体验分享,数字文旅学院的骨干教师也逐一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酒店管理系学科带头人孙玉琴教授非常认可新教师的教学热情,表明教师要有职业荣誉感,要具备奉献精神,要教学、科研两手抓。教师要习惯坐“冷板凳”、忌讳“说课”,要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要进行身份转变,不能还停留在学生阶段。第一节课要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敢于管理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可以用自身的科研成果震慑学生,给他们树立威信。旅游管理系学科带头人付昆教授同时强调了第一节课的重要性,分享到在课堂上引起共鸣,四到五分钟抛出一个兴奋点,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付教授指出课堂把握难度较大是新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比如教师教学风格和思维容易被外界打断、学生课上使用手机时间长等。因此,教师们要增加对课程的熟悉程度,用课堂趣味性问题调动课堂积极性。
文产系系主任王彬雪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高青项目”和“产学研项目”,提高自身能力。学校提供的的校内培训可以帮助新教师获得很多的教学技巧,帮助教师提升教学及课堂的掌控能力。雷伟平副教授谈及上海市的“强师工程”是个很好的学习渠道,新教师可以针对性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王哲老师分享了学校提供的“一师一麦”和“树维”群,为大家解决课堂设备问题,紧接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以赛促教,打有准备的战。多与校内外优秀教师交流,看看别人为什么能赢。二、要有尝试的勇气。在面对你以为困难的时候,要打破思想禁锢,努力争取。三、格局打开,珍惜和前辈学习的机会。
刘灵傲副院长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首先,在工作中不计较得失,其次,要有职业信仰,最后,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同时指出,教师课后发现问题要及时与院办联系,学院积极配合及处理教学相关问题,为学生及教师提供最佳教学条件,将问题集中起来向学校反映。
潘皓波院长总结道,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无怨无悔,努力去做。并分析自身学习经验,做教师的初心。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抖包袱”,增加学生的期待值。潘院长还对学院目前的科研课题进行了分享,指出数字文旅“三位一体”的逻辑,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去探索。以“数字云冈石窟”和“消失的法老”作为参考进行案例分享,数字文旅学院要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各个专业联合在一起。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为数字文旅“三明治”做贡献。